所以,就导致了蝗虫的分布比较的散,这种分布给了蝗虫天敌有利的捕猎条件。”
“蝗虫在干旱的季节群居时,会将自己的体色由绿色变为土黄色,而这种颜色与干旱时的环境颜色融为一体,不利于鸟类觉。”
古代的蝗虫灾害频,“旱极而蝗”
的说法流传很广,景帝知道出现大的旱情以后,就特别容易出现蝗虫灾害,但为什么“旱极而蝗”
,没有人像简诺这样明明白白的告诉他,彷如醍醐灌顶。
简诺喝了口加了葱、姜、枣、橘皮、茱萸、盐众多调料品的粥茶,勉强咽了下去,感觉更渴了。
景帝好笑的递上一杯清水,“天地万物相生相克,不知有何物能克这蝗虫?”
简诺双手接过,谢恩后,抿了两三口,润了润嗓子。
想到直播间小伙伴们提起的“扫蝗鸡”
、“扫蝗鸭”
、“灭蝗神鸟”
,忍住笑意道:“蝗虫自然有诸多天敌!
我记得师傅曾提及的柴鸡、麻鸭、粉红椋鸟!”
柴鸡?是什么鸡?
景帝对于鸡的印象只有两种:吃的鸡和斗的鸡。
端上案的鸡只在乎它好不好吃,不会去问它是什么鸡。
斗鸡嘛,以前年少还未踏入长安时,王府里养有青鸡、红鸡、白鸡。
各个英姿雄武,体格健壮,残盘卧而不走,宁死不屈。
从没听说过什么“柴鸡”
,难不成是蹲在柴火上的土鸡?
麻鸭又是什么鸭?身上有麻点的鸭子?其他鸭子可以吗?
粉红椋鸟又是什么鸟?
面对景帝的提问,简诺也有些词穷,仔细想想,她在西汉这些年还真没见过活的鸡。
资料上显示被称为“扫蝗战斗鸡”
的华北柴鸡,也被称为“土鸡”
、“笨鸡”
,是北方地区饲养的优质地方鸡种,这种鸡腿细脚大,食量惊人,每天就可以消灭近百只蝗虫。
不过“战斗鸡”
只适合在草木低矮地方进行战斗,草木茂盛的地方,就要依靠它们的战友“扫蝗鸭”
了。
可是,在西汉时期它叫什么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