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宽敞明亮、气派非凡的房屋,屋内不再是空空荡荡、冷冷清清,而是精心地摆放着从大唐运来的精美绝伦的精致瓷器,这些瓷器有的绘有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有的刻有寓意祥瑞的精美图案,为原本朴素的房间增添了无尽的光彩与魅力。
人人都能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身上不再是破旧的粗布麻衣,而是穿着柔软舒适、色彩鲜艳的丝绸衣物,走起路来都显得神采奕奕。
孩子们在新修的平坦道路上嬉笑玩耍,他们手中拿着从大唐传来的新奇玩具,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悦耳,回荡在大街小巷。
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悠闲自在地晒着温暖的太阳,满脸幸福地谈论着如今的美好生活,脸上那深深的皱纹都仿佛在喜悦中舒展开来。
以前,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的美味佳肴,现在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热闹的集市上,物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从大唐运来的茶叶香气扑鼻,沁人心脾;珍贵的香料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让人陶醉其中。
吐蕃的手工制品则展示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众多外来商人的目光。
人们用自己辛勤劳作收获的特产,满心欢喜地换取所需的物品,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灿烂笑容。
于是,秦俊逐渐成为了国都以北民众心目中至高无上、无可替代的福德神仙。
他们对秦俊感恩戴德,顶礼膜拜。
每当秦俊出行,百姓们都会自发地夹道欢迎,道路两旁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他们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美味食物、精美的手工艺品,用最真挚深沉的情感和最珍贵稀有的礼物来表达对秦俊的深深敬意和无尽感激。
在他们心中,秦俊就是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恩人,是给他们带来幸福美满生活的神圣存在。
在一年一度的盛大庆典上,百姓们身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欢乐的气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欢快的歌声如同灵动的鸟儿,自由地飘荡在辽阔的天空;优美的舞姿好似盛开的花朵,令人如痴如醉。
他们高声呼喊着秦俊的名字,声音激昂嘹亮,响彻云霄,久久回荡。
“秦俊大人,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永生永世难忘!
愿您永远庇佑我们,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阳光和希望!”
渐渐地,在时光的悄然流转中,吐蕃国都以南那些自行其是、宣告自立的州县百姓,也开始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朝着国都以北的方向迁移。
而且,这种迁移的规模与日俱增,人数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多。
那汹涌的人潮仿佛决堤的洪流,势不可挡。
当地的吐司尽管心急如焚,怒不可遏,虽然下达了措辞严厉、毫无转圜余地的禁令,虽然调遣大批士兵设卡拦截,手段强硬,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威胁,却依然如同螳臂当车,无法有效地遏制这股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迁徙浪潮。
rg。
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