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谓是一旦中原角逐出一统天下的大皇朝后,南汉国传檄可定。
因为在大势面前真正的聪明人太多,傻子就有一点不够用。
“蜀汉之地,蛮族甚多。
可耕种的肥沃之土也多,特别是蜀东之地,真是好土。”
李恒对身边的安国公裴英说道。
“皇上英明,一切当由圣心乾坤独断。”
安国公裴英畅快大笑后,他回了皇帝的话道。
“老大人一片忠心为国。
朕瞧在眼中,此回安国公府当加食邑。
朝廷不能让功臣吃亏,让功臣流血后,就得重重的加赏。”
李恒的目光落在安国公的身上,他笑着说道。
至于加赏多少,李恒一时间没有说透。
不过安国公裴英的心里还能揣测一二。
有前车之鉴,当初随国公府贾道善这一个安国公眼底的小辈是食邑翻一番。
这落到安国公府的头上,怎么也不会比着随国公府差。
在安国公的眼中,宏武帝这一位天子在赏赐方面挺大方。
除了多疑一点外,皇帝为人不错。
至少对于武勋们而言,一个肯给赏,大方给赏的皇帝就是好皇帝。
宏武二十年,西南蜀汉灭。
对于大夏朝而言是大喜事。
这等喜讯一传回京都,自然是引来京都一片的热闹。
京都皇城,宫廷内苑。
金粟宫,主殿内。
贾祤也听到这等的喜事,她心早有准备。
毕竟前世今生,皇帝上一辈子走过的老路,这一辈子再走一回。
也不多新鲜。
倒是监国皇太子最近的表现,贾祤这一位贵妃也听一耳朵。
要说皇太子表现多差,那真没有。
因为皇太子哪怕监国,这一位压根儿就没有表现。
一切还是由着宰辅与勋臣们组成的集体辅臣们在主持大局。
全是按着皇帝吩咐下来的程序在流转。
东宫的皇太子软弱一些,在某一些人的眼中是好事。
当然在另外一些人的眼中这就要不起。
只能各人不同,心思万千。
金粟宫,主殿内。
七个半月大的宝宝李烨,如今小孩儿会爬行,会撒娇。
贾祤的眼中这一个开始吃米糊胡,开始吃水果泥的小宝宝在一点一点的真正长大。
他有自己的意识与思想,虽然大人们不一定懂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