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道善呈上来的奏本是关于全军的调度安排。
这些一切有佐证,
有暗子发回来的燕国情报,有探骑中最精锐的夜不收们送上的最新舆情。
贾道善这一位实际的责任人汇总整理后给出几种解决方案。
最后由皇帝批复起用哪一种。
“爱卿是将将的帅才。
朕有言在先,朕只管坐镇中军,如何打,怎么打,爱卿你一言而决。
朕非托口之词,朕信爱卿干才。”
李恒对于贾道善的能耐十分相信。
前世如此,今生亦然。
前世今生,李恒并不想剥夺贾道善灭燕国的功劳。
李恒只想让这一位贾爱卿在皇帝压阵的情况下,在羽林卫和铁林卫里提拔更多的小将。
阵上士卒百战死,将军刀枕白骨堆。
一将功成万骨枯,从来非是虚言。
想成功,拿命搏。
李恒准备了盛大的封赏。
他更想他这一位天子一手培养出来的羽林卫和铁林卫同样应该大放光彩。
这两只禁军是皇家私军,他们强盛就是皇权强盛。
“皇上隆恩。”
贾道善是真感动。
有皇帝压镇,皇帝又不管如何打仗,就放手让他拖为。
可谓是压力皇帝顶了,贾道善的背后有人撑腰。
当然贾道善表面压力小了,这心里压力挺大的。
皇帝瞧着,皇帝亲征,这等仗就不能败。
哪怕是不能大胜,只是小胜都可能。
就是不有败。
贾道善一身担着大军的安危,担着皇帝的安危。
更担着随国公府上下的前程。
贾道善自然也求稳,稳定压倒一定。
哪怕付出一些牺牲。
他都得拿到了不冒进,还能步步为营的胜利。
宏武十五年,夏日炎炎时,贾祤在忙碌照顾田间的作物。
树荫下可以纳凉,躲着日头最毒的时候歇歇。
待早晨和黄昏再去田间忙碌。
认真说起来,在嘉穗山庄里忙碌的老农人们才是真正的耕种者,贾祤更像是无情的数据记录机器,就如此她还是在夏日季节被晒黑了。
一场雨,一场凉。
贾祤在这一个时节里见着有一点熟悉的农作物,她非常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