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酷小说

第1章(第2页)

话说知县老爷为了政绩要物尽其用,在浑河上游拦了个大坝,修了个码头,要搞什么河运,南北货物到了他们县都得交了关税再走,不然就不开闸给你放行。

可惜浑河脾气倔,被硬生生这么一截,没几天就改道了,靠水屯三十几家农户,一夜之间全冲进河里祭了河龙王。

大水过去,浑河又恢复了和善的面貌,很快就又能走船了。

只可怜有家有户的靠水屯,变成了一大片齐齐整整的河滩地,十好几年渺无人烟,连草都不长。

不过这世间万物生灵,都是有点活路就能走。

慢慢河滩的稀泥土就让太阳晒成了活土,能长东西了。

河滩地长不了旁的金贵草木,也不知道是鸟叼来的还是风刮来的种子,十几年过去,河滩上长满了柿子树,天种地收,也不用人管。

秋风一过,红通通的熟柿子像天边着了火一样。

来往船运的船夫都爱在这里停下来摘两个柿子润口。

船停的多了,慢慢的就有人来挑茶卖饭,慢慢的就有人拿着地里的东西来和这些船夫换个日用品,再慢慢的就有人开了给船夫歇息的茶棚客栈,这么一慢两慢下来,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定居了,于是逐渐形成了一个热闹的集市,比起它的前身靠水屯要大上好几倍,再叫个什么屯就不合适了,地方上特地请来风水先生以土压水的原则给起了个名字叫佳平县。

但是老百姓不认这个,因为河里总是停着很多船,白帆点点,所以乡亲们口口相传,都把庙会这块地界叫帆子集。

佳平县东头有些大酒家大商行,那是有头有脸的人去的地方,柿子林边这一片风吹雨打没遮没挡的细长条地界,被当地人自动利用起来,开了这个庙会,这庙会远比镇子里面的街市热闹,便是有些有身份的长衫客,偶尔也会被吸引过来走一趟呢。

尤其是有了花筒子之后,长衫客来的就更多了。

太阳渐渐升高,气温也明显热起来,上午九点多,庙会迎来了最高峰时段。

两排长长的摊子中间,是拥挤的一个挨着一个的人,简直连喘气的空地也没给人留下,一只脚抬起来落下晚点,就只有脚尖着地的地方了。

不习惯的人什么也不用买,光从庙会这头挣扎到那头,估计一个头晌的时间就过去了。

整个集市都嘈杂无比,每个摊主都卖力的吆喝着自家的货物,只有最中间一直静悄悄的。

这里从昨天晚上就放着一张高高的桌子,桌子上光溜溜的也什么都没有。

桌子旁边搭着更高的架子,架子上竖立着一个秤杆子,提溜在桌子顶上,秤盘子已经卸了去,只留下铁钩,直直的垂着,钩子也是空的,看不出这是做的什么买卖,可偏偏这里围着的人最多,即便是有事的,路过这里也要回头张望,直到走远了看不见才罢。

一个上午过去,该卖的都卖了,乡下人的腰包里都有了几个钱,这张空桌子更像是有魔力一般,吸引的所有人都慢慢从四面向中间聚拢,长蛇形的集市缩成臃肿的球形,圆心就是这张高高的空桌子。

直到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吸引过来,一个身子干瘦的老头才慢慢悠悠的走进圈子,他的手中拿着个手臂粗的毛竹筒子,四面抱拳,道:“各位乡亲,借过,借过。”

“来了来了!”

人们又是紧张又是兴奋的说着,自动给他让了一条路出来,老头身后跟着的两个后生,他们来到桌子前,一个后生忍不住往竹筒子里张望了一眼,老头子立即将筒子往怀里藏了藏,回头还瞪了他一眼。

其实筒子里一片漆黑,就是递到眼跟前也什么都看不见。

旁边围着的人有人就叫起来:“海娃子,你又坏规矩了,你师傅那筒子比婆娘都宝贝,能让你随便看?恐怕他宁可让你看他姑娘,也不能让你看花筒子。

哈哈哈”

老头不顾他们的取笑,笑呵呵的说:“花筒子就这规矩,没开花之前,就是老子娘也不能看,大伙别说笑,咱玩花筒子,不就是图一个公正吗?”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